概念自然语言的思考

概念的产生 和 自然语言 的思考

概念 不是客观的存在

这个有个古老的疑问:如果有一个人看见的蓝色和红色恰好是相反的。然后我们怎么知道他知道是错的呢?
这个是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你可能会为此迷惑一到两秒。请相信,在本文中我们所提到“概念”这个词。和上面这个例子中提到的是一样的,就是你大脑中想到的东西。因为是你想到的,或者是我想到,所以显然这是不具有客观性的。

注意 这是一个基本的思想。可能和你之前的认知有一定的冲突。但是请理解这一点。这对后面的描述很重要。

或许你对上面的描述产生很大的疑问。那么我将在这个小单元简单的讨论。我本来想这样写:这里概念分为两类,一直是客观事实是客观的概念,一个是主观的感受是我们“感觉到”的概念。这样描述起来似乎轻松一点。但是这种二分法是错误的。根本不存在什么客观事实的概念。仔细想一下,没有人就没有概念!(这里严谨的说不一定是只有人类)然后你会说假设没有人,也会有红色,有蓝色吧!错!!!没有人类,这个大前提是假,所以有或者没有都是成立的。
这里问题关键是主观和客观的问题。那什么才是主观,什么是客观的呢?或许你会想到一个定义的方法:对于一个物体(事物)的性质不根据观察者的意识所改变,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他是客观的。反之是主观的。这里就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了。这个定义里面有个叫做观察者的词。
上面的例子中,只是观察者的感觉是红和蓝的,我们便说他是错的。可是,某种程度上他没有错。这个描述中有个陷阱!我们看到的红色和蓝色都是一样的感觉吗?
明白了吧,我们都是以“自己”(自我)为尺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当我们对于客观世界形成概念时,其实就是主观的。那么什么是客观呢?
哈哈。当然是我们脑海中一个叫做“客观”的概念啦。
这个时候你或许已经疯了。在中国这一定与你从小建立的认知不符。那么我们学着科学家的思路来“客观的”看看红色和蓝色。注意,这个过程很有趣!什么是红色和蓝色呢?是进入到我们眼睛中的光,于是我们对光进行频谱分析,然后在仪器上使用传感器分析得到红光的频率是多少多少到多少多少。于是我们定义并且得到了红色的客观存在。哈哈。注意!科学家做了什么!他不使用自己做世界的尺度,而是使用世界上的另外一个实物来做这个尺度。这个比自己观察来说“客观”多了。现在你明白了什么是客观了吧。

这里进行一个展开。首先我们不信任自己的感觉啦(注意还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了,只是不相信眼睛啦),倒是信任仪器上的符号啦。我们聪明的承认每个人看到的颜色是不一样的。但是却坚定的认为每个人看到“符号”是一样的。说来也巧,还真没有这种事情发生。不过这个在我看来就涉及到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了。随便一提,光进入我们眼睛里后,开始接受这个光信息的是眼球下的视觉神经细胞。我现在越来越“感觉”管神经细胞,叫做“神”经的人是天才了。

概念是 被观测世界的 本真反应

概念的产生,必须依赖可以产生概念的生物。保守估计,人类是一种。那么我们就以人类作为研究对象。看看他有什么特点。
那么我发现的结果就是:概念是个很狭隘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概念是我们观察世界最最本真的反应。为什么我不用真实而是本真这个词呢?因为他不一定真实,但是确确实实的真实感受。感受是真的,但是感受道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相或者真实。(诡吊的是,我们往往很难知道我们是错的)
怎样更好的理解一下这句话呢?我现在用可能有点庸俗的语言来说。概念是必选观测者的器官和外界作用来产生的。
好好的思考一下这句话,不要笑!然后看看下面推论:

  1. 出现什么样的概念,取决于你使用什么器官来感受。
  2. 出现什么样的概念,取决于你使用多少器官来感受。
  3. 出现什么样的概念,取决于你用来感受的器官怎么样。

前两个推论很好理解,只要你有生活,不难理解。那么我直接来讲三个往往我们忽略了的这点。
第三个推论提现了一种生物,在感受世界时的局限性。什么意思呢?我们如果没有感受某一个物理量的器官,那么狠遗憾,我们将不会出现相关的任何概念。至于语言,就不会有描述“感觉”的词汇。注意哦!这是说没有描述感受的词汇,而不是说没有词汇。因为概念是可以派生的,所以我没有说死。但是却没有描述感受的词汇。
举一个有趣了例子。假设有一种智慧生物,它们进化出了一种器官可以感受空间中电磁场的变化,为了方便你们这些人类理解,我用你们可以听懂的方式来描述。就想海浪一样在空间中有波纹的。这种生物出现两个概念,当波纹的形状像一个V的时候,他们的语言中叫”laV”,而当波纹的形状像U的时候他们的语言中叫”Ual”。现在他们作为天外来客和地球人交谈,就是使用了翻译机器,也发现这个词没有对应人类自然语言中的任何一个词甚至已经有了概念。

概念是 被历史的描述

一个未知的概念只能被已经知道的概念所描述。
(通常情况)反应到语言上就是,我们要理解一个新词的时候,对它下定义的文本段中的词汇必须是我们理解的。不然就需要额外的材料去解释。
研究概念的应该叫什么人呢?暂时我们叫概念学家吧。我不是概念学家,所以初步的找了一些生成新概念的方法。
组合:A+B。消减:A-B。派生。等等。因为我比较懒。没有把这个问题思考的特别清晰。你要是有兴趣自己去想想吧。

语言文字 是对 概念中信息 有损失编码

疑问:词语 和 概念 是一回事吗?
当然不是一回事!就像我很喜欢的一句哲学诗“当我已经说出来的时候,就不是我要表达的意思了。一旦你明白我的意思时,我就不用说了”
那么语言文字和概念之前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语言是对概念中信息的一种编码。
这个学过通讯的学生都可以很好的理解。比如我和你交流,我先把自己脑子中的概念,编码成字然后打印出来。之后被你看到,然后你在理解成概念。可是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下。
我们使用统一的语言的两个人可以顺利的交流,也是一个很奇迹的事啦。因为他们翻译字符或者语音获取的信息可能完全不同。这是因为这里对字符的解编码的过程是一个使用经验的系统。每个人的经验中的概念都不一样,So
如此来说我们使用翻译词汇的方法来翻译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应该是解析概念然后重新编码。
本来编码过程就失去了大部分信息。比如“我想你”。可能是“我今天看到有人在吃饺子,于是想到你也喜欢吃的饺子,于是在想到了你在干么呢?于是很想见到你。可是见到了又能怎么样呢?还是简简单单说一句我想你吧”。所以解码过程中就可能什么也读不出来。相反明明没有什么信息量,反而解释出很的内容

todo 先写到这里有时间在写

给作者买杯咖啡吧。喵~